[指尖上的廉洁课堂]一世清廉朱珪

日期:2020-07-15 12:00:00 来源: 浏览次数:0   字号:[ ]  视力保护色:

    朱珪(1731—1807年),字石君,号南崖,祖籍浙江萧山。天资聪颖的朱珪勤奋好学,十八岁那年,朱珪考中进士。他的满腹经纶为乾隆赏识,乾隆曾称赞他“不惟文好,品亦端方”。

    

微信图片_20210105150037.jpg


    乾隆二十八年,朱珪调任福建按察使,平时需与洋商往来。当时,福建一带洋商贿赂官府谋私的事件频发,朝廷震怒,乾隆下令遍查历年在闽省督、抚、道、府任职官员,只有朱珪一人从未接受洋商贿赂,秉公办事。

    朱珪在山西就任布政使时,曾奉诏入京,却拿不出二百两银子的路费,只得向山西阳曲县令吴重光借钱,并出具了借条。吴县令不好意思收,朱珪严肃地说:“你不收借条,难道是要向我行贿吗?”吴县令只好取走借条,朱珪这才收下银子。不久后,朱珪从京城托人捎了二百两银子给吴县令,并索借条而去。

    嘉庆十一年冬天,当时已是大学士的朱珪去世,《清史稿》记载, 嘉庆帝亲自去朱家祭奠,谁知家门太窄,御轿根本抬不进去,只见其家“门庭卑隘,清寒之况,不异儒素”。在朱珪的卧室中,除了床榻便只有几筐书籍而已,其寒酸程度与穷秀才相差无几。嘉庆帝在痛悼之余,写下挽诗一首,其中有“半生惟独宿,一世不言钱”之句。这是对朱珪最恰当的评语,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。

    温馨提示:《管子·牧民》有言,“礼义廉耻,国之四维,四维不张,国乃灭亡”。说明清廉是事业成败的根本,是树立威信、凝心聚力的关键。我们只有管好自己的行为,做到不为名所缚,不为物所累,不为利所驱,不为钱所惑。才会像朱珪那样,一生清廉不言钱,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尊重。

   以廉树威,以公生明。我们在工作生活中,要常思贪欲之害,常弃非分之想,常怀律己之心。做到有骨气无傲气,有正气无霸气,不正之风不染,不义之财不取,不法之事不干。把廉洁自律作为一种思想境界来提升,作为一种职业操守来秉持,作为一种工作能力来培养。


Baidu
sogou